“非遗”技艺在产业发展中传承(1)
光泽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我们要深入领会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把握贯穿其中的崇高信仰、坚定立场、科学观点、使命意识、创造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加自觉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央党校2018年将围绕主业主课,精心组织高质量文艺演出和文化展览活动,打造更具感染力的党性锻炼“第二课堂”。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注重宣传各单位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注重反映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机关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和集中轮训,着力增强履行“一岗双责”政治意识和能力水平。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会议。
教学形式除了课堂教学、专题报告,还有现场教学、小组研讨等,课程设置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生动鲜活。努力锤炼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确保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登上“波尔多斯”号赴法,开始了他的旅欧生涯。
苏东剧变的考验。
通过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做最红国税人”活动,搭建党员干部“先锋创绩”的实践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并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于党员教育,擦亮国税党员干部“红”的底色。党校老师深厚的理论造诣、严谨的治学方法、优良的学风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矢志奋斗,我们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不断提神增力,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一要明确历史方位,在实现伟大梦想中让中原更加出彩。
广大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为民办实事、好事这个定位和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安福要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018年,市直机关工委将围绕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政治引领、支部提升、调查研究、志愿服务、作风建设、提升含氧量等“六大行动”,为全市机关更好地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提供坚强保证。进入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第一位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非遗”技艺在产业发展中传承(1)
原标题:农民工的孩子有个尹奶奶
尹凤娟老人在给孩子们做课后辅导。
今年72岁的尹凤娟老人家住沈阳市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她自办课后辅导班10余年,免费为社区的100多名农民工子女进行课后辅导。
2004年9月,尹奶奶的孙女上了小学,接孩子的任务落在了她身上。一天下午,正在校门口等孩子的她遇到了孙女同学的家长。这位母亲就在不远处的农民工市场务工,靠帮人粉刷房子为生。原来,上园路第二小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爸妈工作时间不稳定,不能准时接孩子回家。这位家长向尹凤娟求助,“大姨,我今天晚上要加个班给人刮墙,能不能帮我带带孩子。”“这算啥大事,只要你们放心,我就帮你带。”尹凤娟说。
不曾想,打这以后,不断有人让尹凤娟帮助带孩子。不久后她产生了个想法,“我做过小学老师,这些孩子如果上辅导班会花不少钱,如果既能让家长放心工作,又能让孩子们在课后学点东西,那该多好。”她把这个想法和老伴一说,立即得到了支持。然而老人家的房子只有60平方米,除了老两口,儿子、儿媳和孙女也都住在这里。老伴灵机一动,把自己卧室的床拆了腾出了地方。打这以后,老两口睡觉就只能打地铺。
“第一批有5个孩子,都是孙女班里的同学,后来孩子越来越多,最多时候有20多个。他们一般都是从一年级跟我到六年级,孩子们放学就在我家写作业,我也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带他们做游戏。天气好的时候,就带他们去外面活动活动。有时候家长回不来,孩子就吃住在我这。”看到老人如此奉献,家长们非常感动。2005年,一位木匠家长用废木料给孩子们做了一块黑板和10多套桌椅。
尹奶奶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呵护他们的成长。有一次,她发现有个女生不爱说话,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才被家长接走。奶奶就让孙女和她谈心,原来孩子父母来到沈阳后忙着打工赚钱,一整天都跟孩子说不上几句话。此后尹奶奶就经常和她谈学习、聊故事,让其他孩子多跟她交流,让她融入集体。一个学期后,孩子性格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她的父亲几次拿钱答谢,都被拒绝了。
2011年上园街道浅草社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把政府原本分给社区的办公用房让了出来,把老人的辅导班转到了115平方米的“新家”,而社区的18个人还继续挤在借来的92平方米房子里办公。“现在学校教的科目内容和以前大不一样,为了能跟上形势,更好地辅导孩子,我就让儿子给我下载了视频课程。我还跟学校老师互留了电话,有不懂的就向他们请教。”尹奶奶告诉记者。
不只是课后,这些打工子弟的寒暑假也都是在尹奶奶的辅导班里度过的,“奶奶平时还拿自己的钱给我们买东西,激励我们努力学习。”
2013年5月,经常第一个来辅导班的王培亮忽然不见了,尹凤娟和家长联系后得知,孩子和家里闹了点矛盾,想放弃中考,出去打工。尹奶奶晚饭也没顾上吃,把辅导班托付给老伴就来到了王培亮家里,“亮亮,奶奶来家里陪你学习,好好想想,将来你就是出去打工了,也要多学点东西,会画画图、看看线啥的,会技术才能多挣钱。”就这样,尹奶奶一直陪着孩子到晚上11点多钟。王培亮说,“奶奶,我听您的,明天就回学校。”后来,尹奶奶就单独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不久,孩子从模拟考试的300多分提高到了630分,被沈阳市某重点中学录取。
四川人赵宝顺在浅草社区的早市靠卖鱼为生。为了生计,他把大儿子赵海瑞放到了四川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小儿子赵海洋就在沈阳读书。2015年的暑假,海瑞跟着弟弟来到了尹奶奶的辅导班。“和孩子混熟了,海瑞就把心里话告诉了我,原来他对爸妈把自己放在老家非常不满,也就不想好好学习。我就和孩子天天交心,让他跟着父亲工作一天,写篇作文来体验一下父母的不容易。假期结束后,我们还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我也鼓励他好好学习考到沈阳来。”如今,赵海瑞已经是沈阳51中的一名学生。
托管班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尹奶奶年龄也越来越大。社区干部们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帮助奶奶接送孩子,并做义务辅导。这些琐碎的事,成了社区干部8小时之外的功课。后来,社区居民李平运、郭连杰来了,他们为孩子们免费辅导、讲道德课、陪孩子们做手工、玩游戏;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志愿者们来了,他们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我现在应该算是70后,如果有可能,我要坚持到80后,90后,继续为社区做贡献。”尹奶奶笑着说。